第两百六十八节 谁有不平事-《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第(3/3)页
    宋玉华伸出舌头,刘知易没好气的拿毛笔在她舌头上润笔,突然觉得这个骨架壮实的女子,竟然又几分俏皮。
    一首诗写完,交给他。
    宋玉华小心收起来:“这首诗真好,很衬榘无疆这样的大侠。”
    刘知易摇摇头,榘无疆早就拔剑了。
    宋玉华道:“这么好的诗,还配不上他?”
    刘知易道:“他值得更好的!”
    宋玉华问道:“公子还有诗吗?”
    刘知易道:“当然有。不过不做,你该回去了!”
    ……
    就在刘知易作诗的时候。
    在想着如何入朝死谏的祭酒,突然心生感应。
    嘴里默念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吕公和孟曾二人不明所以,还以为祭酒作诗了,听出其中的锐气。
    “祭酒好诗!”
    吕公赞道。
    孟曾点头:“你的诗道又进一步。”
    祭酒苦笑:“方才文脉感应,此诗出世了。我这把残剑,磨了十年,也该示君了,谁有不平事?天下人不平!”
    祭酒说着,情绪浓烈,身上气势隐隐浮现出吟诵之音。
    吕公狐疑:“谁人所作?”
    祭酒笑道:“在你的宝阁中所作。”
    吕公出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能去他宝阁的,除了几个友人外,就是那个小家伙了。
    孟曾则露出凝重的神色。
    开始推演起来。
    吕公的笑意收敛,感觉到了慎重。
    见孟曾算完,小心问道:“机缘可在这首诗中?”
    祭酒摇头:“机缘未到。”
    孟曾也叹气摇头。
    机缘。
    不但祭酒冥冥中感应到,太史用阴阳五行术数演算,孟曾用儒家易经推演,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祭酒的机缘在一首诗中,祭酒从那首《蓬蒿人》中得到过感应,太史说这首诗有仙气,孟曾算过,这首诗中有机缘。
    所以后来他们才费劲心力的寻找蓬蒿人。
    可惜这个人就好像有意躲起来一样,怎么找都找不到。他们坚信,这样的人不可能默默无名,一定在恩科或者次年科举进士之中,可孟曾都偷偷翻越了考卷,都没能找到此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