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下基层考察-《重生:火热1990》


    第(2/3)页

    两人见面握了握手,王处长笑道:“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

    郭县长在一边惊呼:“你们认识?”

    武长风说:“认识,我不是去过岛国农机展吗,还多亏了王处长的照顾呢。”

    “照顾谈不上。”王处长笑呵呵:“还是长风同志年轻有为。”

    一伙人出发赶往赤水县的一个山村。

    此时国内的基础建设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离开了国道省道,就没有像样的路,山区和偏远地区,找条路都难。

    慢慢接近山村后,众人就不能坐车了。

    道路开始颠簸,坑坑洼洼的。

    下了车,武长风早就在进山的路上准备了几辆三轮车。

    山里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坐在农用三轮车上的感觉并不好,颠簸震的人屁股痛,很多人干脆就不坐车了,改为蹲在车上,反倒舒服一些。

    武长风颠的上下直晃:“王处长,你看这条路,其实就是从山坡上挖了几锹,压实的路面,根本不能称之为路。”

    “但就是这条路,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

    “别说是汽车了,就连拖拉机进来都拐不了弯。”

    王处长看着山路,摸摸下巴,提出反对意见:“不对吧,拖拉机肯定能进来的。”

    “若是挂一个车斗呢?”武长风指着一个急弯:“你看这里,挂车斗根本过不去,弯度太小了。”

    “再看我们屁股下面的三路车,出行自如,直接拐过去了。”

    王处长向着后方看了看,看到那弯弯曲曲的山路,瞬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明白了,这种农用三轮车转弯半径比较小,所以在山区里要比拖拉机或者汽车灵活的多!这东西还真是山区运输神器啊!”

    武长风点点头:“所以,这种三轮车交通工具,绝对是农民出行的一大利器。”

    王处长虽然认同,但还是说道:“还是要看具体效果的,单单出行的话,自行车也可以,还要看载重量。”

    “据我所知,市面上的三轮车没有一家想过申请农机补贴的,所以我这边要求要一些,免得留下口舌。”

    “我懂。”武长风说道:“定的规矩越严格,对我越有好处。”

    王处长和郭县长对视一眼。

    这是什么说法?

    越严格越好?

    两人纷纷摸不着头脑。

    武长风微笑着,这其中的利益只有自己清楚。

    有一句话叫:谁主宰了行业标准,谁就是老大。

    标准越高,后来人就越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进入这一个行业。

    一旦三轮车的农机补贴标准定下来,三轮车卖火爆后,其他厂家想跟风也是无济于事的。

    达到我这个标准才有农机补贴,达不到就没有。

    重要的后桥技术,全国就我一家啊!

    几辆农用三轮车继续在大山中前行。

    王处长四处瞭望。

    嘴中发出啧啧声:“有时间我下基层去大山沟调研,能坐上牛车都算好地方了。”

    “看来广大农村还是大量资金来建设啊。”

    武长风也是叹口气:“虽然国家发展趋势在沿海,不过,用不了十几年,农村也会焕发新面貌。”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当前的农民尽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多多赚钱,发展自身产业。”

    王处长疑问:“产业?”

    武长风介绍道:“王处长,你看那里。”

    王处长顺着武长风手指方向望去,大片大片的果树挂满水果。

    武长风接着说道:“这个关山村山地众多,不适宜种植粮食,只能栽种一些水果。”

    郭县长无奈的叹口气:“我们还请了专家帮忙,搞了嫁接,水果的产量非常不错。”

    “这是好事情啊,既然山里种不了粮食,那种水果,也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门路。看来你们青河的扶贫干部还是很有头脑的。”王处长开口称赞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