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晋顷公 第10节 晋勤敬王-《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2/3)页

    二是甘、召、南宫等大家族支持王子朝,还有大量官员支持,史料记载百官、百工都支持王子朝。史料记录所谓的王子朝之乱,说到底是周王朝内部两大势力的火拼,即以刘氏、单氏为首的卿大夫与以召氏、甘氏、南宫氏为首的卿大夫之间的权力斗争。

    三是楚国明确支持王子朝,因为王子朝的母亲来自楚国。由于晋国对各诸侯最近非常过分,卿大夫又总是贪腐索贿,让各诸侯对晋国离心离德。所以,象齐国、鲁国、郑国、卫国等都是在暗中支持王子朝的。

    四是晋国的态度非常摇摆。这是最关键的,晋国态度不明朗,让各诸侯有了站在自己国家利益角度考虑支持谁的问题。晋国这些年太忙,既要履行诸侯联盟盟主责任,帮助相关国家平乱,又要打击鲜虞扩充地盘,还要暗中与楚国较劲,实在不想管这个周王室这个烫手的山芋。

    现在晋国的态度明朗了,西王王子朝的压力也大了。

    公元前517年夏,晋顷公指派晋国下军佐赵鞅尽快解决王室问题。咦,原来下军佐不是智跞吗?难道晋国六卿人事又有变动了?

    是的,去年的时候,原中军佐赵成去世了,其子赵鞅虽然年轻,但在中军元帅韩起的特殊关照下,直接进入卿班子,担任下军佐。

    此时的晋国六卿班子组成如下:中军帅佐韩起、中行吴,上军帅佐:魏舒、士鞅,下军帅佐:智跞、赵鞅。

    晋国的六卿班子我们一直在提,只要有变动,我们必须要讲。因为晋国的春秋历史,自文襄以后说到底就是晋国各大家族的历史。尤其是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必须理清晋国六卿的派系情况。

    如今,晋国六卿背后的六大家族中,韩氏和赵氏是传统的盟友,此时联合了魏氏;范氏和中行氏是同党。智氏是最弱的,但因为与中行氏源出荀氏,故也是与加入范、中行氏一党的。

    也就是说,此时的晋国已经形成两大集团,韩氏、赵氏、魏氏集团和中行氏、范氏、智氏集团。在以后的晋国政坛上,两大集团将掀起惊天风云。

    赵鞅受命,召集中原诸侯派出卿大夫于黄父召开盟会。黄父,即今山西临汾市翼城县东与晋城市沁水县交界处的乌岭关。此次盟会,鲁国叔诣、宋国乐大心、卫国北宫喜、郑国游吉以及曹国、邾国、薛国、小邾国这些诸侯派来的卿大夫参加了,齐国这样的传统重要诸侯未予理睬,楚国、陈国、蔡国等国也未参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