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33节 赵武成长-《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3/3)页

    这是一条和平之路,他不喜欢战争,或者他认为,战争最终是两败俱伤的办法,是不得已才使用的办法。

    在工作中,他牢牢掌握一条:一切都按领导的意思办事,坚定地、坚决地贯彻执行好领导指示。

    在这个过程中,赵武与韩起的主要功绩便是作为上军的主要将领参加了讨伐齐国的平阴之战。在这次战役中,赵武和韩起故意表现平平,当其他人都攻城掠地取得丰硕战果时,他们的战功却很一般。比如,赵武、韩起率领上军围攻齐国重镇卢邑,却久攻不下。最后不得已绕道卢邑进军临淄,而这个时候,中军、下军已经将临淄团团包围了。

    低调,再低调,难得糊涂吧。哪怕是战场上,也要做到不抢功不显功!这是赵武在复杂的、血腥的晋国权力斗争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也终于使范匄对赵武的戒心消除。

    到公元前554年,时任中军元帅荀偃病逝,范匄担任中军元帅,他毫不犹豫推荐了上军元帅赵武担任中军佐。赵武非但没有在晋悼公去世后陷入被猜忌、围殴的境地,反而更上一层楼,荣升为晋国卿级班子第二把手。

    他最值得信任的仍旧是具有稳固的家族世恩的韩起。两人共进退,韩起也坚定地跟着赵武的脚步,出头的事都不干,只知道执行上级的命令。赵武提拔为中军佐后,韩起也顺利担任了上军元帅。

    坚决支持执政的中军元帅范匄!赵武和韩起心意一致。正是因为如此,在栾氏被灭的这场历时数年的晋国最惨重的权力斗争中,赵武和韩起都坚定地站在了范氏的一边,帮助范氏最终平定了栾氏之乱。

    范匄对赵武是很放心很满意的,因为不管自己如何独裁专政,赵武都是处处相让,甚至是主动相让,将大量的表现机会,尤其是主盟诸侯这样的机会都让给了范匄。在所有人看来,赵武甘心充当了范匄的影子。

    但这个影子却那么令人尊重,因为赵武无论是在晋国国内,还是在晋国国外,他的德行让世人称颂。所以,到了今天,即公元前548年,范匄去世后,赵武毫于争议地继任为晋国中军元帅!

    这个时候的晋国卿级班子,中军帅佐分别为赵武、韩起;上军帅佐分别为中行吴、魏舒;下军帅佐分别为范鞅、智盈。

    也就是说,时年43岁的赵武开始担任中军元帅时,晋国卿级班子现在是六大家族组成的,赵氏、韩氏、中行氏、魏氏、范氏、智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