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晋厉公 第3节 弭兵会盟-《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3/3)页

    而楚国也看出来了这样的和平其实撑不了多久,那还不趁你晋国至少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赶快去收拾东线的吴国?于是,楚国便开始在东线作足布防,并对吴国频频发起战役,逐渐收复一些东夷小国。

    郑国听说晋国与楚国和好了,马上调整思路,郑成公专门派人联系了鲁定公、卫定公,大家都赴晋国的琐泽(约今河北邯郸市一带)召开盟会,主动要求加入弭会盟动。

    然后,楚国和晋国也开始履行条约,双方不断派出使者聘问。至少,一开始,大家还是有点信义,对世界和平还是有些信心的。

    谁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但这不能因此否认由宋国人主导的这次弭会盟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前面我们讲了,虽然靠这样一纸没有实质内容的盟约而促成的和平是相当脆弱的,毕竟晋国和楚国自城濮之战以来,积累了足足五十多年的仇怨,怎么可能在短期内靠一纸合约而化解呢?

    但是,这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真正以和平为目的的诸侯国协议,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为目的而不是以战争为目的的协议。

    不管是以前的齐桓公九合诸侯,还是晋国文襄时期和会盟诸侯,以及楚国的历次会盟,除了大家都在说会盟国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和平友好协议外,往往还有一个主要目的,那便是联合起来,讨伐某个诸侯。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还是把宋国右师华元同志的这次努力,当成一场历史功绩来写。当然,华元的故事,我们还是放在宋国风云里向大家介绍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