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齐顷公大喜,给予公孙归父极高的礼遇。鲁国,一直是齐顷公的心病,齐国想要称霸中原,必须先收治了鲁国。再加上,现在反正齐鲁之间已经是交恶了,有个教训鲁国的理由确实很爽。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下令立即讨伐鲁国。 齐军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攻占了鲁国的龙城、巢丘等重镇。按齐顷公的意思,这一次,非得把鲁国给收拾了。 鲁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刚鲁国盟友卫国坐不住了。接到求援信后,由执政大臣孙良夫亲率兵马来救鲁。前面我们说过,齐顷公为了博母亲一笑,搞了一个恶作剧,羞辱过晋国、鲁国、曹国和卫国的四位使臣,当时卫国的使臣正是这个孙良父。 孙良父回国后,便想着报复。这也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可不管你齐国以前曾经有大恩于卫国,他只知道自己受辱的事一定要有个说法。这一次,说法来了,因为根据断道之盟,会盟的国家如果一方有难,其他各方便应该救援。鲁国与卫国都是盟国,现在鲁国有难了,卫国必须要救。 卫国人火气很大,但战斗力却很弱。齐顷公见卫国居然也来惹自己,火气一上来,再加上齐军战斗力非凡,卫军哪里是对手?听说齐国大军在国君的亲自率领下来迎击了,卫军三十六计就一个字:逃。 但齐顷公的火气根本一时消不下去,那就追。就这样,齐军顺势攻入卫国境内,直到卫国重镇新筑。卫军实在没办法摆脱,只好与齐军一战,结果又是可想而知,卫军大败。 卫国大夫孙良夫战败回卫国都城后,越想越气,本想着报个仇,但反而损兵折将,原本卫穆公便不同意自己出兵,自己强出头,现在倒好,大败亏输,这个面子丢不起。怎么办? 孙良夫眉头一皱,心想着回到国君那里实在抬不起头来,还不如去晋国吧,去晋国搬兵。现在郤克是晋国中军帅了,他也一直想着报那日受辱之仇,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成功。 正在此时,鲁国也派出使者鲁国大夫臧孙许赴晋国求援,经过卫国,正好碰到孙良父,于是,两人一起便奔赴晋国。 两人快马加鞭到了晋国,直接求见中军帅郤克。郤克早就想教训齐国了,见断道之盟的两个盟友都跑来求援了,这种机会那是求也求不来的,于是立即求见晋景公。 上一次他出使齐国回来后便请求发兵讨伐齐国,晋景公不同意。现在有了足够的理由了,晋景公心里对齐国也有气:你齐国也太不是东西了,刚刚在阳谷与寡人签订了盟约,答应了加入晋国阵营,却偏偏背信弃义攻打鲁卫两国,看来不教训教训你齐国是不行了。 就这样,晋国出兵了,按郤克的要求,兵车800乘!在出多少兵力上,史料还记载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开始晋景公是只给700乘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