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晋惠公 第5章 晋惠公 第1节 名将里克-《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2/3)页

    下阳守城将士见虞军到来,问清情由,原来是虞国派人来支援北虢国与犬戎的战争,便不多问,打开了城门。里克率三千士卒入城,一阵喊杀,尽歼守城虢军,占领了下阳。

    随后,荀息率大军入城,与虢军留守在城内的士兵展开激烈的巷战。虢军将领本被这种闪电般的偷袭打了个措手不及,又见下阳失守,便率残兵败出下阳。里克指挥大军追击,大败虢兵。

    占领了下阳城,里克很快便加强了城防,加紧修建军事要塞,将下阳城牢牢控制在晋军手里。北虢国遭受重大损失,被迫南渡黄河,与南虢国合兵一处,死守都城上阳。

    这一仗,里克出奇招,指挥得当,以最少的损失得胜。占领了下阳,意味着晋国就此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地。

    从此,虢国就象一只待宰的羔羊,暴露于晋军的攻击范围内。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决定将虢国和虞国从地图上抹去。这一次又是荀息献计、里克带兵,晋献公亲征,定下战役目标是先灭虢,再灭虞。

    得到虞国同意后,里克再次率兵南渡黄河,将虢国新都城上阳团团围住。虢国此时已无个援,数年来分别与犬戎、晋国连续交战,军疲民乏,仅仅坚守了不到一个月,便被里克大军攻破下阳。虢国遂灭。

    平灭虢国是这一次出征的首要目标,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其实早在晋军围困上阳之时,里克便将目光投向了身后的虞国。

    该怎样在虢国被灭后,顺手将虞国也灭了呢?

    战争,并不是象小说故事那样“大军到,战胜了”。战争是残酷的,作为统帅,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习惯性考虑的问题。无论是虢国,还是虞国,历史只留给了我们“假道伐虢”这样一个典故,貌似这两个国家很软弱无力,随便踩踩便踩死了。

    如果真那样,晋国又何必费力地搞什么假道伐虢,直接先灭了虞国,再灭了虢国就是。所以说,当时的这两个国家,其实都是级别都为公爵的地方强国。

    现在虢国虽灭了,但虞国却是毫发无损。哪怕是晋军回师攻打虞国,虽然也可能打下,但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很惨重的,晋国绝对不能接受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国君定下了总体战略方针,具体实施便要靠前方统帅了。里克便在思考这个问题。

    里克把荀息叫来一起商议。两人都认为,现在晋国主力都在虞国南边,直接攻打虞国,一方面,后勤保障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正面作战代价太大。

    打虞国,最好的来个包饺子。两位晋献公的肱股大臣便定下了计策:先由荀息带一部兵马随晋献公回晋国,剩下的,则由里克率领找个理由驻扎在虞国边境。然后,晋军一部从国内出发至虞国,里克的部队由虢国方向北上虞国,形成南北包围之势。这样,虞国便唾手可得。

    晋献公很满意。他便带着一部分晋军回国了,回国后,立即作好战争动员和一切准备。

    荀息则去见虞公,将很多从虢国得来的财宝献给了虞公。虞公当然很开心,当得知晋军统帅里克将军因战事劳累而病于军中,不能随晋献公回国,只能暂时驻扎在虞国境内时,满不在乎。

    为展示虞国对晋国的友好,虞公不但同意晋军暂时在虞国驻军,还派人问候了里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