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4 章 艺术家们-《支柱计划》
第(2/3)页
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奥尔洛夫: 男,41岁,雕塑家。其工作室被邻居报告散发出“类似腐烂生物的恶臭”。
调查人员在其废弃的工作室中发现大量使用未知生物组织(疑似混合了当地动物残骸)与粘土共同塑造的、形态亵渎的雕塑雏形,会导致目击者产生奇异幻觉与感官失常,有轻微的精神污染属性,已被封存于102号基地中。
其本人于事件爆发前失踪,直至05号事件前后再度现身。
共同特征分析:
社会地位: 所有嫌疑人在其艺术领域内均拥有一定知名度,并非无名之辈。这为其活动提供了便利,也使得其前期的风格转变未被充分警惕。
行为模式: 在事件爆发前,均有过公开或半公开的、具有强烈精神污染倾向的“艺术展示”行为,其内容与后期静默区内出现的畸变景象高度吻合。
失踪轨迹: 所有嫌疑人的最后行踪均指向“通古斯静默区-II”核心方向。目前无任何证据表明他们已死亡,推测其可能在静默区内活动,或已转化为未知形态。
初步结论:
“中西伯利亚05号事件”并非自然发生的群体癔症,而极有可能是由这批具有艺术家身份的嫌疑人,通过其被“污染”的艺术创作(视觉、听觉、雕塑等形式)作为媒介,有计划地引发的大规模精神攻击/现实扭曲前兆。他们的行为很可能是为“静默区-II”的全面爆发进行预热或锚定坐标。
艺术家的身份及其创作行为,可能是一种高效的、用于传播特定精神频率或模因污染的载体,其影响力在信息时代甚至可能被放大。这表明敌人对人类心理弱点和文化传播途径有着深刻的、恶毒的理解。
建议:
立即将此类具有声望且近期作品风格发生剧变、导向怪异方向的艺术家纳入潜在监控名单。
审查并评估近期所有公开传播的、可能引起广泛不安的艺术作品(尤其是涉及神学、恐怖、扭曲生物题材的),分析其是否包含潜在的模因危害。
向内部及友好情报机构发出预警,提防利用“艺术”作为伪装的心理攻击/现实扭曲手段。
若在后续对静默区的军事行动中遭遇此类身份的个体,无论其表现为何种形态,必须视为极高优先级威胁目标,建议无需警告,立即开火清除。
附录: 嫌疑人详细档案、作品样本分析报告(含心理评估)、行动轨迹图。(另附)
许晨紧皱眉头。
这份资料比上一份更有用,他立马想到了林书生还有他背后的捏造者。
还有泡泡的警告……虽然对祂来说这些事情就跟蚂蚁打架一样无关痛痒。
第(2/3)页